首页 >> 河豚协会 >> 河豚美食节 >> 聚焦美食节

一座城市,因一条鱼而蜚声海内外。这个城市就是扬中,这条鱼则是河豚鱼。

十年,一条鱼“提鲜”一座城

——写在第十届中国扬中河豚节

扬中与河豚的渊源久矣。有据可查的《扬中县志》记载的历史,距今100多年。民间口耳相传的历史,则可追溯到400年前“严嵩纳妾吃河豚”的明朝。

   河豚有毒,鲜有人吃。然而,有奇毒必有奇鲜,古往今来,拼死吃河豚者络绎不绝。

    河豚美味四方知,遗憾的是人们只是隐约闻听长江中下游一带有人敢吃河豚鱼,但不知在哪里,更不知是哪里人。

    日本东京青山·助虎河豚料理店的老板娘就是其中的一位。200412月,她向前来观摩的特级河豚大师周长顺求证:听祖辈说,中国扬子江中一个小岛上的河豚风味独特,吃法和日本完全不同。

   “那个小岛,就是我的家乡扬中。”周长顺一口确定。

    20064月,青山·助虎老板娘再见周长顺时,他和他的长顺河豚馆是日本东京电视台专题节目的主角,一桌河豚宴吃遍河豚,包括河豚子、河豚肝,令她和同行目瞪口呆。从此,扬中河豚轰动东瀛。

    扬中河豚的“炸锅”效应,不仅出现在河豚王国的日本,在国内更是石破天惊。

    10年前,在外闯世界的扬中人都有这样的郁闷——人家问你是哪里人?答:扬中。人家便说,好耶,扬州是个好地方。哭笑不得。

    现在,一说扬中。人家也会反问一句:是吃河豚的那个扬中市,还是苏北的扬州市。

    久之,因为一条河豚鱼,连大诗人李白“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名句,也被海内外食客改造为“烟花三月下扬中”。一字之差,两重天地。

    河豚是鱼,但对扬中更像哈利波特手中的那根魔棒:扬中因她而扬名,城市因她而变迁,农民因她而富裕,产业因她而兴旺……这条鱼扬中人烹饪了千百年:味道越来越鲜,感觉越来越妙。

搅活一城水

        各地都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这个台怎么搭,这出戏怎么唱,谁也不知道。

        2004年,市烹饪协会领导卢万福、何百彩力排众议举办首届江鲜美食节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张白纸。岂止是一张白纸,河豚的特殊性和敏感性,意味着他们接下来的每一步都是在走钢丝。

        时至今日,10岁的河豚美食节,尽管名称几多变化,谁也没想到,一条憨憨的河豚会给扬中带来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方位的裂变。

        “户户烧河豚,村村有高手。”十年前,扬中河豚虽说名声在外,却埋没民间。

        “扬中有最好的长江江鲜资源,有王牌的河豚烹饪水平,这样的优势其他地方无可比拟,不开发可惜了。”2003年,老倪土菜馆老板倪仁杰自费考察了全国10多个美食节,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有江鱼,无江鲜;有名气,无品牌;有产品,无产业。”何百彩回忆说,10年前的扬中餐饮一盘散沙,街上最好的饭店是扬中宾馆,其他都是三三两两,一两间门面,三五个包厢。

        在周长顺眼中,那时也吃河豚,“大都是小打小敲的地下活动,做生意的就是有数的几家”。

        打破这一僵局的是,河豚烹饪大赛的举办,这是美食节的开篇之作。

        何百彩告诉快报记者,现在说来稀松平常,当时却是破冰之举,全国没人敢办,我们是第一家。2004年,评了4位河豚大师,一石激起千层浪。

        为什么?这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导向——河豚从地下游到地上了,河豚烹饪要上规矩了,“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

        果不其然,这一年,扬中河豚遍地开花,外地客人慕名而来,大小饭店爆棚,美食节的第一杯甘露让餐饮界喜出望外。

        从餐饮业发轫,美食节引擎发力轰鸣——

        顾国祥,三叶咸秧草有限公司总经理,第一届河豚节的礼品赞助商。10年前,他的产业刚刚起步,举步维艰。河豚节的举办让他眼前一亮,几百盒赞助为他带来了近万盒销售。

        接着,借助美食节这个平台,他和三叶四次走进中央电视台,声名鹊起。从此,扬中土特产就地崛起,秧草专业合作社、秧草产业基地如雨后春笋——秧草,这个扬中土菜,成为扬中农业产业化的龙头。

        丁华东,扬子江特种养殖公司经理。2006年,他开始了刀鱼、河豚养殖的探索之路,目前已达到两万多尾的规模。

        和丁华东一样,10年来,江鲜养殖场在扬中星罗棋布,年产量达20余万吨。

        引得来,还要留得住。这个理念催生了扬中旅游事业飞跃发展。一座座鱼乐园沿江布局,构成了休闲娱乐为主题的环岛旅游风光带,雷公岛、渔文化生态园、中国职业装博览馆、太平禅寺、影视基地等顺势而生。

        还有,就是一个扬中人都知道的公开的秘密:河豚是扬中供销员联系业务的秘密武器。

        资深供销员董世军坦言,河豚就像嘉兴的粽子、莱阳的梨,说实话,与业务单位沟通,地方名特产的确是一张好名片。因此,有人戏言:河豚是扬中人的多宝鱼,是扬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扬中,美食节还担负着另一项特殊的使命。每年熙熙攘攘的海内外食客中,蕴含着多少潜在的客商,为扬中招来了多少大项目,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能够为之注脚的是,每年美食节后出炉的项目签约统计表,200410亿元,200520亿元……2012年则飙升至130多亿元。

魅力河豚岛

        美食节举办之前,“江中明珠”“鱼米之乡”“工程电气岛”等光环,是扬中人骄傲的别称。

        但是,对以上称谓,大家还是有那么一点不自信:要么与其他地区雷同,要么有点生硬。那么,哪一个名称最能代表扬中的个性,且朗朗上口又让人过目不忘呢?

        一直以来,扬中人在寻找,那个公认的当之无愧的扬中符号。

        2011年,一群驻华大使和夫人成了美食节的主角,观河豚、吃河豚、画河豚、放河豚……于是,“扬中——最值得驻华使馆向世界推荐的中国河豚岛”不胫而走,蜚声海外。

        中国河豚岛,自然、亲切且恰如其分,众里寻他千百度,被外国使节叫响,被扬中人认可,成为扬中的城市标识和新名片。

        这是天赐的机缘,是历史的沉淀,也是时代的呼唤,扬中人喜欢这个名字。

        走进扬中,河豚的元素触手可及。火热的园博园工地上,主场馆的建筑创意来源于河豚,两条河豚一左一右,相映成趣;西沙岛畔,“中国河豚岛”主题景观塔的主体造型以河豚为轮廓,是扬中人打造的旅游新地标。

        河豚惬意地游进扬中人的生活中,憨态可掬的河豚雕塑处处可见,河豚形状的工艺品比比皆是,河豚馆鳞次栉比,取名河豚的产品、礼品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橘黄、条纹、暗纹,江里的、海里的、野生的、养殖的,各色河豚应有尽有,扬中这个全国最大的河豚交易市场,更为中国河豚岛作了最好的诠释。

        寻找中国河豚岛,这个神秘新奇的愿景,让海内外食客趋之若鹜。每年20多万的客流量,让春季的小岛一床难求,涌流的商机推动着扬中城市的转型。

        旅游,10年前,在扬中谈论这个话题会被人笑话。现在,因为河豚的魅力,却成为扬中人乐道的话题。

        3年前,三茅街道兴阳村党委书记陆廷余有个创意:他们准备引进一个2亿元体量的旅游项目——渔文化园。沿江的荒芜、交通的闭塞以及看不清的预期,让记者对此深表怀疑。

        2012年年底,再到兴阳,一座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高效农业于一体的长江渔文化园已经建成,创意成为现实。

        与其说陆廷余胆大、敢想,不如说他富有远见,不如说河豚节带来的节庆效应是多么的震撼。

        当然,先知先觉的不只是陆廷余一个人。以河豚岛的名义,江馨怡、银杏山庄、鱼乐园,还有数不胜数的无名鱼庄,节假日里游客云集,全线飘红。

        外地游客到扬中来,除了吃河豚还有啥?美食节举办之初,就抛出了这个话题。

        10年,聪明的扬中人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一座座五星级酒店拔地而起,一个个城市综合体成功落户,一片片度假休闲区滨江临水,沉睡千年的雷公岛、西沙岛成为开发商眼中的风水宝地……环岛生态旅游圈的规划和打造,激活了资本,覆盖了城乡,最美扬中——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的宏愿指日可待。

        河豚是鱼,文化是水。中国河豚岛的魅力不是简单的一条鱼,也不是看得见的市容市貌,牵引着海内外食客探秘脚步的是多姿多彩的河豚文化。

        河豚长得怎样?为什么扬中河豚甲天下?扬中人怎样烧河豚?为何河豚就不毒扬中人?在扬中吃河豚,有哪些规矩?……扬中的河豚,在外地人眼里就是一个个谜团。到扬中来,看扬中师傅烧河豚,听河豚的故事,感受河豚文化,让外地食客向往不已。

        10届美食节,催发了悠久的河豚文化,近百个民间传说和民风民俗从老人的记忆中走出,变为鲜活的文字;也孕育了崭新的河豚文化,一批河豚烹饪的理论著作在扬中问世,开全国先河,汇集全国30多位名家和美食家的河豚作品,结集出版。

20121217,扬中被授予“中国河豚文化之乡”荣誉称号。

轰动烹饪界

        10年前,在中国烹饪界的理论体系中,江鲜籍籍无名,更无话语权。

        “有海鲜,江鲜没有这个概念,江鲜是什么,到底怎么样?”听说扬中举办江鲜美食节,业内大佬将信将疑。

        2005年,何百彩邀请烹协领导到扬中来考察指导。一到扬中,领导发现扬中人的胆子忒大,居然敢把河豚端上桌,而且主打“河豚牌”。

        河豚味道怎么样?刚开始,谁都不愿动筷子,见有人大快朵颐,方才开口品尝,旋即风卷残云、一扫而空。饭毕,这些吃遍天下美食的美食家,留下“食得扬中河豚鱼,从此食鱼无滋味”的感叹。

        真正领教过扬中河豚厉害的,莫过于国内烹饪大赛的选手。2007年,江苏厨王齐聚南京,各路食神同台摆擂,特级河豚大师周长顺一人夺得三块金牌,“王中称王”。

        中国烹饪大师、特级河豚大师孔庆璞是扬中河豚非物质文化的传人,河豚烹饪和理论研究的权威人物。作为各类烹饪大赛的评委,他告诉快报记者,只要扬中厨师的河豚参赛,无论比赛的层次有多高,结果是确定的,那就是“扬中河豚鱼,金牌专业户”。

        因此,扬中河豚厨师身价倍增,北京、上海等地外聘年薪都在6位数以上。

        汗牛充栋的中国烹饪宝典中,关于河豚的烹饪技法凤毛麟角。至今,唯一的河豚菜谱——《扬中河豚菜谱》由扬中的八位河豚大师编著,一条河豚鱼在他们手里能做100多道菜。

        听说过吃河豚的,没听说过不要命吃河豚子的。

        目前,在扬中敢拿河豚子做菜的有两位大师,一是周长顺,二是孔庆璞。不消说在国内烹饪界,就是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

        河豚美食节就是一个赛场: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本事大。创新、进取,“一刻都不敢闲着”,扬中厨师的潜能和智慧竞相展现,将河豚烹饪推向极致。

何百彩曾这样告诉记者,如果没有美食节,也许扬中的河豚菜品还停留在红烧与白煨老二样,像河豚子、河豚肝、生涮河豚等想都不敢想。

透视扬中的河豚现象,展现的是其他城市不可复制的软实力。比如说,全国河豚烹饪只认扬中,只有扬中的河豚、扬中的厨师吃香;河豚比赛的奖牌,扬中颁发的含金量最高;河豚培训,只有扬中的学生才被业界认可;各地大饭店只有打上扬中的牌子,顾客才会买账。

与此对等的是,2010年,全国首届河豚烹饪大赛在扬中举行;2012年,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选手参加的首届国际河豚烹饪邀请赛在扬中举行;扬中的河豚价格走势也是全国河豚市场的晴雨表。

2006年,日本东京电视台、台湾八大电视台来扬中专题采访。为什么他们不远千里来到扬中?因为河豚。何百彩告诉快报记者,扬中的河豚烹饪超过了日本,特别是河豚子、河豚肝的食用,世界一绝。

 如果没有扬中的河豚美食节,将会怎样?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乔德林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河豚,养在深闺人不识;餐桌,少了一道美味;中国烹饪史,还将留下一段空白和遗憾。

河豚“鲜效应”

舌尖上的河豚鲜美绝伦,对扬中而言,这种鲜味无疑已化为一个城市的新鲜表情。

扬中,一个江中岛市。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扬中从来没有那个新闻源,像河豚美食节那样,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如此长期且密集地关注过。办节9年,扬中始终占据着国内外各大媒体的焦点位置,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级媒体,到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文汇报等知名省级媒体,每年3月,扬中及扬中河豚是老记们百写不厌的选题。

“不用说大报、大台,这几年,各类专业杂志和都市报报道扬中河豚节的新闻,至少5000多篇(次)。”何百彩告诉记者,每年他接到的采访电话,不下1000个。

不仅是在国内,海外的日本东京电视台,韩国KBS电视台,港澳台的几家电视台以及美国侨报、欧洲时报等媒体,都以扬中河豚为题报道过扬中。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方晓红教授认为,一个城市的形象与媒体的报道频次是一种类似马太效应的倍增关系。扬中的高明之处,就是他们找到了一个极富新闻性的载体——河豚,让记者始终抱有新鲜感,而且策划有创意又时尚。很难想象,没有河豚节的扬中,能成为新闻的富矿。

“中国河豚岛”“驻华使节寻访中国河豚岛”“首届全国河豚烹饪大赛”“美味有毒”这样的正面宣传,传播力强、冲击力大,为扬中的城市形象的长大、长高、变靓加分不少。

过去,河豚一年吃一季,时令一过就画句号。现在,一年四季,只要想吃,就有。

说起这样的变化,周长顺告诉记者,过去其实也可以吃,但是货源是个问题,也没有氛围。如今,来吃河豚的大多是外地客,货源充足,当然没有问题。

河豚节对扬中餐饮业的影响不仅仅是改变了扬中的经营生态,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他们的转型提升。据不完全统计,10年全市餐饮业的投入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外地客,对档次的要求相当高。有的饭店几乎年年装修,菜品季季更新,服务礼仪和质量也改观不少。”

美食节后的扬中餐饮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全年效益看河豚。言下之意,河豚季节做好,全年吃饱。因此,美食节也被成为“百万富翁”的摇篮,10年,扬中的中档饭店的老板大都跻身千万俱乐部。

捆绑在美食节产业链上的商贸、水产、秧草等产业,也是收获满满。三叶咸秧草有限公司经理石春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盐不要钱,秧草自家种,一户从事咸秧草腌制的农户,一个人、二个月,如果腌个2000多斤,就可以收入2万元。

在美食节的推动下,秧草从乡野菜变身一个绿色产业,鲜秧草、秧草包子等特色农产品已走出小岛。

初春时节,农贸市场的河豚批发商们迎来了最忙的季节。全国各地的订货单雪片似地传来,“现在每天30多吨,平日里每天6吨,一季超过10年前一年的总和”。

谈及河豚节,受访的扬中人用“扬中人民自己的节日”来褒奖,因为这节办得实在,办得热烈,办出扬中的新变化,办到了百姓的心里面。

改变,从一个人、一个家到一群人、一座城。这些,我们称之为扬中河豚的“鲜效应”。
 
Dynamic
协会动态
协会简介
联系我们
协会动态
最新信息
河豚培训学校
Puffer
festival
河豚美食节
聚焦美食节
历届美食节回眸
河豚史话
Dining
Guide
餐饮指南
酒店记事
酒店文化
视频展播
Chefs
Presence
厨师风采
特级河豚烹饪师
一级河豚烹饪师
二级河豚烹饪师
河豚烹饪师
学员风采
Yang
Tourism
扬中旅游
扬中风光
农家乐
特色景点
小岛旅游
 
 
Quick Navigation
 
Legal
     
+ 扬中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
 扬中市河豚文化研究会
  + Yangzhong cooking food industry association
 Yangzhong fugu association
+ 0511-88359884 0511-88321613 (0)13852958828
+ 江苏省扬中市翠竹南路228号   + Yangzhong Cuizhu road no. 228
+ 邮编:212200   + Zip code:21220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扬中市河豚协会
苏ICP备14036042号-1
Home | Join the Collection |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