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何以屡禁屡售 高额利润加上消费者“拼死尝鲜”撑起 东南早报讯(记者黄毅辉实习记者李萍)我国自古就有“遍尝世间鱼万种,惟有河豚味最鲜”的说法,然而河豚体内含剧毒,加工不慎即可致食者死亡。因此,国家已明令禁止销售河豚。 厦门作为沿海城市,河豚的资源相当丰富,每年七八月正处于河豚捕捞的旺季,一些不法摊贩便趁机将河豚运到市场上销售。半个月来,思明区工商局就连续查处了三起河豚销售案。河豚在市场上为何会出现屡禁屡售的现象,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销售河豚潜藏高额利润 近日,工商部门在开禾市场和营平市场各查处了一起河豚销售案。昨日,记者走访了这两个市场。虽然没有发现有鱼贩销售河豚,但记者从一位鱼贩口中得知,前不久,有人在该市场销售河豚,而且生意还不错,后来被工商部门查处了。 记者随后联系了负责查处河豚销售案的鹭江工商所,该所副所长林锋说,最近工商部门查获的河豚主要是龙海的渔民从附近海域捕捞上来的,他们的渔船一般停靠在厦门市第一码头或沙尾坡,一些不法分子便前去收购。据了解,流入市场的河豚都是不法分子用每500克近1元钱的价格从渔民手中低价购进,再以每500克10元左右的价格售出,如此高额的利润,引得许多人铤而走险。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管理处副处长池信才表示,厦门专门为河豚而出海捕鱼的渔民很少,大部分流入市场的河豚都是渔民在捕捞过程中夹杂捞上来的。厦门市也有一些养殖河豚的人,但是这些养殖的河豚都是直接出口到日本,根本不在国内销售。部分消费者“拼死吃河豚” 销售河豚除了有高额利润外,还存在着不小的市场。民间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左传》以“有甚美必有甚恶”的警句来评价河豚恰如其分。河豚鲜美的味道的确撩拨起一些人的食欲,好比美味的毒药,有的人明明知道河豚有毒,还是会冒险去品尝。 市民曾先生称,他在几年前就曾吃过一次河豚。当时他和朋友到海沧一家饭店吃饭,他的朋友就点了一盘河豚,起初他不敢吃,后来他的几个朋友吃了都没事,叫他也尝尝看,他碍于面子就试着吃了一口,发现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于是就放心地多吃了几口河豚肉。他的朋友说,只要厨师切河豚的刀功够快够准,不让河豚头部的毒液流到其他部位就可以放心食用河豚肉。 市民王先生也表示,他的几位朋友都喜欢吃河豚,而他们似乎并不惧怕河豚的剧毒,河豚的美味诱惑更让他们难以抵挡。 前不久,记者曾跟随工商执法人员在开禾市场查处一起河豚销售案,当时正在购买河豚的两个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坦言他们知道河豚有毒但还是愿意购买,他们都相信,只要切鱼的师傅刀功好,就不会有问题了。 工商人员指出,消费者这种“拼死吃河豚”的“勇气”,加上厦门近年来鲜有食用河豚致死的报道,也促使河豚存在着一定的消费市场。河豚毒素的毒性比剧毒氰化钠高千倍,0.5毫克就能毒死一名成人。遭禁河豚“改头换面”上市记者同时发现,最近工商部门查处的三起河豚销售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均将河豚去掉皮和头拿到市场销售, 因为去掉皮和头的河豚外表看上去与丝丁鱼非常相似,肉色呈透明状,鱼身圆滚,如果不仔细辨认,很难将他们和丝丁鱼区分开来。工商人员说,鱼贩的这一做法使得工商部门在市场监管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时常要仔细检查或接到群众举报,才比较容易在市场内找到悄悄售卖的河豚。部门:杜绝河豚市场需重典 据了解,目前国家的《食品卫生法》和《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都已经明确规定禁止销售河豚,而厦门市也早早在七八年前就有明文公告禁止销售河豚。 工商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对于销售河豚的经营者,工商部门采取责令经营者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而对查获的河豚,一般采取就地销毁处理的措施。然而,对于那些在市场周边占道经营的河豚经营者,工商部门最多只能没收经营者的销售工具。 工商人员认为,单靠工商部门在流通领域内堵截河豚经营者,很难杜绝河豚经营者“东山再起”,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销售河豚的行为进行严惩。同时,还需要媒体部门加强宣传力度,劝说市民不要购买和食用河豚,让河豚没有市场,自然河豚销售就会逐渐销声匿迹了。 今年7月24日,鹭江工商所的工商人员在开禾市场进行日常巡查时,突然发现一名30岁左右的妇女正在销售被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河豚,工商人员立即上前制止,该妇女见状,丢下鱼撒腿就跑。工商人员没收了剩下的15公斤河豚并进行了销毁处理。 今年8月3日,同样的事情在位于开禾市场旁边的营平市场上演。不过,这次不法分子显得很狡猾,他去掉了河豚鱼的皮和头,经他这样一处理的河豚鱼外表看起来和丝丁鱼非常相似,如果不仔细辨认的话,很容易产生混淆,精明的摊主企图通过伪装来躲避执法人员的检查,所幸的是,他销售的河豚脱手之前,就被工商人员发现,3.5公斤的河豚全部被缴获。 8月7日,厦港工商所根据群众举报,也在辖区内查获了二十多公斤的河豚。执法人员赶到现场的时候,河豚已经卖出去了一部分,地上有一堆河豚鱼头。 (相关新闻)高纯河豚毒素原料基地年内投产 早报讯(记者黄毅辉)河豚味道鲜美可是有剧毒,但河豚的毒素对于某些人来说却是宝贝,从河豚的肝脏和卵巢中提取的高纯河豚毒素,在戒毒领域有神奇的疗效。记者昨日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获悉,今年年内,一个年产200克高纯河豚毒素的基地将在厦门投产。 据了解,高纯河豚毒素是从河豚鱼的肝脏和卵巢提取出来的纯度高达99%以上的晶体。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它对晚期癌痛、高血压、麻风痛、神经痛等可发挥很好的疗效;对解挛、镇咳、止痒、局部麻醉有非凡功效。临床应用还发现,把它配成制剂,用于戒毒、脱毒,起效迅速、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和无成瘾性。目前这种天然药物在国际市场上售价不菲,每克售价可达二十余万美元,比钻石还贵。 由国家海洋三所承担的“高纯河豚毒素一类戒毒新药研究与开发”项目已被确立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据第三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李琳梅介绍,坐落于厦门软件园一期的高纯河豚毒素原料供给基地去年底封顶,目前已基本完成外部装修,年内就可投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