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人水和谐”美景初现 本报讯 “六七十年代淘米洗菜,八十年代打水灌溉,九十年代垃圾覆盖。”这是扬中市老百姓口中曾经流传过的说法。扬中四面环江,全市河道共计3512条,由于长期未清淤,扬中河水“水问题”突显,多年淤泥沉积使得多数河水水质趋于恶化,鱼虾一度濒临灭绝。 面对“水问题”困境,扬中迎难而上,重拳出击整治城乡环境,先后开展“碧水通畅工程”、“万人行动清洁家园”、“农村环境百日会战”等行动,城乡环境面貌彻底改观,“水效益”逐渐呈现。 去年,扬中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千河疏浚”行动,干部群众齐上阵,疏浚河塘1000多条,总长693.64公里,总面积9074.1亩。乡村的水清了、岸绿了、环境大为改善。乐源村村民顾大纪说:“现在家门口变了样,河水清净了,我们不仅在河里放养了鱼苗,而且可以用河水浇花种菜,到河里洗衣服的人也多了。”经测,扬中河港水质已由原来的Ⅲ、Ⅳ类改善为Ⅱ类。 区域供水整体推进。目前,扬中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区域供水网络,生活用水的取水口设置均按照国家相关饮用水源地标准设立,实行集中供水。今年3月,扬中市自来水公司还与美国金州水务集团合资合作,引入外资进行开发,提高饮水质量,群众饮水更放心、更安全、更便宜。此外,扬中投资建立了两座大型污水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排水,做到水污染“零排放”。 “水资源”为扬中农民创造出了“水经济”。水环境的整体改善,拉动了扬中江鲜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目前,该市先后有100多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军水产业,相继建成全省最大的2500亩江滩围网生态养殖基地和3000亩水生经济作物种植区,在扬中环岛串起一条“渔、工、贸、种、养、游”为一体生态经济产业链,农民每年依靠“水资源”创造的“水经济”效益近亿元。 (黄勇 孙富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