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纹东方鲀(以下简称河豚)苗种只有经过食性驯化后,才便于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在投喂配合饲料养殖阶段,必须注意一些技术细节,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河豚的生长潜能,达到缩短养殖周期、提前上市的目的。本文即是通过生产实践总结的饲料投喂技术要求,以期为合理投饵、降低饲料系数,并最终提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1、要保证饲料的营养成份合理且稳定 河豚同其它鱼类一样对饵料有一定的选择能力。通过对捕获野生个体的胃肠解剖发现,其食物组成主要为底栖类的蚌、螺、贝以及虾蟹类,间或有少量的水生植物另外,河豚没有明显的胃,呈现膨胀囊,肠长为体长的2.35~2.74倍,这些特点说明其属于偏肉食的杂食性营养类型。通过采用以白鱼粉为蛋白源的蛋白质梯度法,以增重率、蛋白质效率等为指标,对河豚的养殖试验表明最适蛋白质需要量为45~50%;研究还表明,河豚对脂肪的消化率高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饲料中适宜的脂肪含量约为11。5%。因此,要适时检测所用的配合饲料在营养上是否满足这一基本要求,同时在矿物质和维生素方面也要保证适量,防止营养性疾病的出现。河豚摄食时,先游近饵料团,张口咬食,经辨别、品味嘴里的食物后再行吞下,接着摄食第二口,若饲料成份变化过大或口味不对时,其咬下饵料经品味后并不吞下,可能吐出。有时可见水面飘浮许多小块状的饵料,即为河豚发生了吐食行为。因此,保持饲料成份的稳定及饵料调制的适口性对河豚的正常摄食十分必要。 2、及时调控日摄食量、摄食率及摄食节律 鱼类的日摄食量,也称饱食量,随着体重增加呈直线或指数函数增加,而摄食率却随生长呈指数函数减少。这是由于在幼鱼阶段,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快,相对于鱼体本身而言需要更多的营养,而成鱼生长逐渐降低,所需的营养和食物也就相应地随之减少。因此,在河豚的养殖中,投饵率要随着鱼体的增长逐步降低,要精确计算养殖鱼的动态摄食率,避免过量投饵浪费饲料败坏水质。 鱼类的摄食活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这种现象为许多学者所证实,并因此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有研究表明,河豚摄食具有明显的节律,属于晨昏摄食类型,但经过驯食配合饲料后,采用定时、定点的投饵方式,便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摄食节律。投饵时间到来时,正常情况下河豚大多会提前游至饵料台附近漫游,等待投喂饵料。因此,强化河豚的摄食节律,对于刺激河豚的食欲,促进消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适宜的投喂次数 投喂次数是指河豚的日摄食量确定以后投喂的次数。在河豚的食道和肠之间仅有一小的膨胀囊,摄取的大多数饲料均直接进入肠内消化,所以一次容纳的食物量远不及有胃鱼类,因此,采用多次投饵,可以提高消化吸收率和饲料效率,一般每日投饵3~5次,也有采取连续投饵的方式。 4、 充分考虑影响河豚摄食的环境因素 河豚作为淡水养殖品种,水温、溶氧、水质等因子是影响小可豚摄食的主要环境因子。鱼类是变温水生动物,水温对摄食量影响更大。河豚的摄食量在适温18~28℃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为满足河豚的营养需要,应根据不同的水温确定投饵率。在多数情况下,水体中的溶氧量是水生动物正常生长的限制因子,河豚作为——种喜氧鱼类,溶氧高,河豚摄食旺盛,消化率和饲料效率高,溶氧不足的时候,食欲衰退,摄食量剧减。此外,水质的好坏、周边环境的惊扰程度等均对河豚的摄食有一定影,响。因此,优化调控养殖水体及周边环境,才能保证河豚的最佳摄食状态。 实际投饵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影响河豚的摄食因素,适当调整投饵量。另外,应激反应也是抑制龟类摄食的重要因素,而且因此产生的肾上腺素能抑制消化道蠕动和抑制血流进入内脏,从而导致消化速度下降。对于应激反应的预防,主要是减少各种刺激源或降低刺激强度,为河豚创造——个安静、平稳、舒适的养殖环境。 5、避免等级化摄饵模式的出现 在河豚的养殖中,由于种内竞争的结果,个体大小会出现分化,大的活泼个体的优势行为会导致弱小个体的紧张状态而摄食不足,出现摄食活动的等级化,即所谓的等级化摄饵模式,这种现象在具有同类相残习性的河豚中更为严重。这种紧张状态除导致摄饵不足外,还会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的机能紊乱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当个体大小出现—定差异后可以适当分级,降低个体间的大小差异,避免出现等级化摄饵模式;同时,增加饵料投喂点,在长日照期间,适当增加投饵次数,保证较小个体也有机会摄食到足够的饵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