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到扬中品江鲜
长江第二大岛——扬中
扬中位于江苏省中南部的扬子江中,东、北与泰兴、江都、邗江隔江相望,西、南和武进、丹阳、丹徒依水相连。面积332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域面积100多平方公里,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制,建立扬中市。现设5个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30万。
据扬中市原市委副书记卢万福先生介绍,扬中历史虽不悠久,成洲千年,建制百年,却以其独特的岛园风光驰名中外。扬中先后自筹资金兴建了两座长江大桥、目前连接泰州、扬中和常州的泰州长江大桥正在建设之中,该通道建成后,扬中将真正成为连接苏南苏北的交通枢纽。筑起了抵御百年洪涝的环岛大堤、修建了贯穿全岛的扬中大道,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市,2007年成为全国首批小康市,2008年荣膺全国中小城市百强第33位。
扬中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苏省综合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人居环境最佳的城市之一,全市绿化覆盖率达40.4%,大气环境质量达国家1级标准。节能减排成效明显,COD削减200吨、SO2(二氧化硫)削减600吨。
扬中产业特色比较鲜明。工程电器是扬中的支柱产业,2002年,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火炬计划电力电器产业基地”。目前全市拥有电力电器企业近400家,产品广泛应用于三峡、“鸟巢”等国家重点工程。2008年产业销售规模超过216亿元,占国内市场份额近20%。
新能源产业是扬中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主要有光伏、风电、核电设备三大分支。2008年成立了江苏省首家省级光伏产业园区,总投资5亿美元的辉煌硅能源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扬中四面环江,全市可供开发利用的深水岸线资源达47公里,适合建设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港口码头,码头吨级可达到5——7万吨乃至10万吨。船舶及装备制造业被确定为扬中重点发展的又一新兴产业,总投资25亿元的润昌船舶重工等一批船舶制造及配套项目已经初步建成,岸线开发逐渐升温。
作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迄今为止,扬中已累计创办外商投资企业300多家,德国西门子、美国美盛、韩国现代重工等世界500强企业先后落户扬中。
2009年,扬中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在继续做大做强蔬菜园艺、特种水产、规模畜禽三大产业的基础上,以沿江为主战场,发挥生态特色,加快发展沿江休闲观光农业。坚持规划先导,合理布局产业基地,科学设置立体种养、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分区,努力把沿江打造成集生态、种养、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走廊”。充分发挥沿江水面和滩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江鲜仿生态养殖等高效规模渔业,建设江鲜美食基地。
中国江鲜菜之乡——扬中
扬中小岛,风景秀丽,物产丰富,这里四面环江,素有“中国江鲜菜之乡”的美誉,其江鲜和秧草因味道鲜美而享誉大江南北。每到烟花三月,扬中群贤毕至,佳朋满座,有人冲着河豚而来,有人羡慕秧草而至。
扬中因江鲜而驰名。江鲜因扬中而独特。全国首家“中国江鲜之乡”名落扬中;为此,“吃江鲜到扬中”、“烧江鲜学扬中”成为全国食客和餐饮业内人士的广泛共识。
据扬中烹饪协会何百彩副会长介绍,扬中地处扬子江中,是水流冲击成洲,四面环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扬中江鲜蜚声四海,成了扬中独有的一张城市名片。扬中江鲜具有如此之大的名声,就其原因,主要有3条:
一是江面水域辽阔。扬中岛总面积110多平方公里,有120多公里的江岸线。据《扬中县志》记载“沿江水面以江心为界计算其有40万余亩,境内水面41800多亩,其中可养殖面积达25000亩”。
二是江鲜资源丰富。扬中距入海口近300公里,江面十分宽阔,加之有夹江分流,水流平缓,是各种回游珍稀鱼类修养生息,繁衍后代的最佳产床,因而江鲜品种极为丰富。据元代《镇江志·物产篇》记载:“扬子江中江鲜品种丰富,有鲟、鳇、刀、鲥、河豚、鮰、白、鲤、虾、蟹等数十种”。扬中成洲之初因其水产资源丰富,曾是移民谋生的唯一手段,多以捕鱼为生,并逐步发展成水产品交易,成了江南、江北江鲜产品交易的集散地。清人有笔记记载:“郡城居江淮之间,南则三江营,产鱼尤众,由官河乘风而下,城肆贩户,于此交易,肆一口三市,早挑、中挑、晚挑,皆沿湖诸村镇中之为之,村镇设行,渔户取鱼自行交易。”近几年来,随着扬中品牌效应的放大,各种鱼类销量也逐年增加,仅河豚一个鱼种年销量可达千吨,其中60%销往市外,扬中成了江鲜交易的集散地。
三是扬中江鲜烹调方法独特,现传承了数百年来扬中渔民传统烧法,又有近年来,民间和专业厨师开发的江鲜创新菜,所有菜品制作均秉着“原汁原味”的烹调原则,每道菜品追求的是“本味鲜”,只有到扬中,才能真正品味到“鲜”字的真谛。
随着长江水质资源的变化,加之多年来的过度捕捞,致使长江江鲜资源日趋贫瘠。扬中市人民政府从保护母亲河,促进长江江鲜可持续发展出发,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江鲜资源的措施,主要包括:
1、自2002年开始,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该市严格实行春季禁渔并规定:春禁期间,10厘米以下的江杂鱼一律不得进入水产市场,违者将受到严厉处罚。据统计,我市近年来共拆除网簖18080个、地龙27418条、虾笼和钩160余万只(把),查处违禁捕捞船130多条。同时,每季开捕时,扬中全市仅发放特捕证40多张,而且逐年减少。
2、为有效增殖长江渔业资源,从2001年起,扬中作为省级江鱼苗种放流生产基地,该市每年斥资300多万元,组织大规模人工放流活动,向长江投放河豚、鳜鱼、鲶鱼、江虾、江蟹和江鳖等各类珍贵鱼苗,最多一年一次性投放10万尾,有力的促进了野生渔业资源的恢复。
3、大力发展人工养殖。自2004年首届江鲜美食文化节举办以来,扬中市先后有百余家企业和个体进军水体农业,竞相发展长江名贵鱼类培育、江鲜生态养殖和观光渔业,相继建成江苏省最大的2500亩江滩围网生态养殖基地和3000亩水产经济作物种植区,先后培植了环太养殖场,江洲养殖有限公司等4家科技型龙头生产企业,同时成立了4家市级渔业生产科技示范园,带动13家江滩渔业开发生产基地,累计投资近8000万元,共开发滩涂面积9450亩,在扬中环岛串起一条“渔、工、贸、种、养、旅游”为一体生态经济产业链,为农民带来60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4、政府政策扶持。2006年,扬中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江滩开发利用暂行规定》,禁止对长江渔业资源栖息地开发利用,同时,加大资金的扶持,江鲜长江网箱规模化养殖项目被列入江苏省2008年实施渔业项目,获得支持资金100万元;万亩江滩江蟹项目被列入江苏省级高效渔业项目,获得支持资金80万元。暗纹东方魨人工繁育苗技术研究获得江苏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三网”设施在江淮围栏养殖中的应用通过了镇江市级科技鉴定等。
目前,扬中水域的长江水产资源已出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年江鲜捕捞量达到3200吨,长江螃蟹、青虾的捕捞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已接近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
面对江鲜经济产生的综合效应,扬中还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在沿江建成4万亩、年产量1万余吨的特种水产产业带,形成集苗种繁殖、成鱼养殖、专业市场、特色加工为一体的长江名特水产综合开发产业。并加强品牌宣传,尝试推行江鲜菜市外连锁、江鲜养殖和流通、江鲜美食旅游等方面的开发,为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江鲜资源是发展餐饮业的原料基础,没有长江资源的保护,无异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餐饮行业将成为无源之水,更不可能有我们餐饮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而多措并举,保护长江江鲜资源,以科学技术为指导,大力发展江鲜养殖业,是科学发展观在餐饮业的落实和体现。“绿色长江、绿色产业、绿色消费”是餐饮行业的天职和追求。“扬中”的态度是“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保护母亲河的环境和长江江鲜资源扎扎实实迈出每一步。
由扬中市烹饪协会主办的“扬中江鲜美食节”,至2009年已成功举办六届了。我们请何副会长介绍了第六届江鲜美食节的情况。此届美食节举办的主题是:“绿色长江、绿色产业、绿色消费”。之所以确定这样的节会主题,主要考虑是,保护长江生态资源特别是江鲜资源,挽救珍稀江鲜鱼种,发展特种江鲜养殖,壮大江鲜产业,倡导绿色健康消费。从2004年起,扬中已连续举办了五届以江鲜为主题的美食节,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所以将此次活动命名为首届中国长江江鲜美食节暨扬中第六届江鲜美食节。
第六届美食节由江苏省烹饪协会和扬中市烹饪协会联手主办,此外还得到了江苏省经贸委、扬中市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长江流域五省(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两市(北京市、上海市)烹饪协会及骨干餐饮企业、江苏沿江各地级市烹饪协会及骨干餐饮企业的大力支持。可以说,第六届美食节是一次跨区域的、强强联合的餐饮界的盛会。
首届中国长江江鲜美食节暨第六届扬中江鲜美食节为期一个月。期间举办了五省两市江鲜菜汇展、举行长江江鲜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讲座、“扬中江鲜甲天下”书画作品展、经贸联谊月活动、江鲜美食旅游月活动等系列活动。 三月的扬中,春江水暖,江鲜肥美。扬中位于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中下游,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扬中境内河港纵横交错,水产资源非常丰富,是天然的渔场。在此地段野生江鱼品种繁多,其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有名扬天下的“长江三鲜”——刀鱼、鲥鱼、河豚、以及江虾、江蟹、江鳖,还有甲壳类、爬行类、贝类等,种类超过150种。为期1个月的第七届扬中江鲜美食节即将拉开帷幕,朋友,何不随我们一起下扬中、品江鲜?!
|